在小米Mi 5s和Mi 5s Plus

Iaomi上安裝Android 8.0 Oreo,在去年年底之前推出了小米Mi 5s和Mi 5s Plus。這兩種設備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為它們提供了Snapdragon 821處理器和大量電池等大量規格。

這導致了MI 5S和MI 5S Plus的一個巨大的開發人員社區,因此,即使小米尚未正式發布最新版本的Android Oreo 8.0更新這些設備,但開發人員已經發布了一個非正式版本的版本Sineageos 15.0自定義ROM基於Android Oreo 8.0。

Google最近推出了Android Oreo 8.0,這是迄今為止最新和最安全的版本。它帶有幾個有趣的功能,例如圖片模式中的圖片,鎖屏快捷方式,應用通知徽章和許多背景優化。

雖然截至目前,只有Google像素和Nexus設備已收到了Android Oreo的官方更新,但您可以通過閃爍sineageos 15.0自定義ROM手動將其安裝在小米Mi 5s或Mi 5s Plus上。

但是,在設備上刷新此自定義ROM之前,您必須記住,這只是一個非正式的構建,它仍處於開發的早期階段。因此,某些功能和應用程序可能無法按照此ROM的預期工作,並且可能不適合用作日常駕駛員。但是您可以安裝它來測試新功能並體驗最新版本的Android Oreo 8.0。

先決條件

確保您在小米Mi 5s或Mi 5s Plus上解鎖了引導加載程序

小米Mi 5s或Mi 5s Plus上安裝的TWRP的自定義恢復

下載小米Mi 5s和Mi 5s Plus的Lienageos 15.0 ROM(下載部分中提到的鏈接)

確保您的手機還剩下60%以上的電池

下載

下載for for for for for小米mi 5s

小米Mi 5s的自定義恢復

為小米Mi 5s Plus下載lineageos 15.0

小米Mi 5s的自定義恢復

gapps

警告

如果出現任何問題,您可能最終會使用磚砌的設備。因此,建議如果您以前從未閃過ROM,則在進行之前進行研究。 DroidViews甚至ROM的開發人員對您在閃爍ROM時發生的任何事情都不負責。

在小米Mi 5s和Mi 5s Plus上安裝Android 8.0 Oreo

請在此處遵循指南,在您的小米MI 5S或MI 5S Plus上安裝TWRP,然後按照下面提到的步驟根據設備上的Android Oreo安裝Sineageos 15.0 ROM。

下載ROM文件,然後將其移至設備的內部存儲。

關閉設備,然後重新啟動到TWRP恢復。

您可以通過握住電源和音量按鈕幾秒鐘來做到這一點,直到出現TWRP恢復屏幕。

轉到擦除和格式化選項 – >通過恢復擦除數據,緩存和達爾維克緩存。

現在返回主菜單,然後選擇安裝

瀏覽您先前下載的ROM文件,然後選擇它。

按照相同的過程選擇GAPP文件。

現在,滑動下面的按鈕以啟動閃爍。該過程完成後,請重新啟動設備,以基於Android Oreo 8.0在小米MI 5S或MI 5S Plus上的Android Oreo 8.0啟動到非官方的Lineageos 15.0。

如果您對該過程有任何疑問,請隨時在下面發表評論以尋求幫助。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Posts

無重的,希望 – 非voporware互聯網芯片無重的,希望 – 非voporware互聯網芯片

想到一個能夠與以太網,USB和串行設備接口的單個芯片,將這些連接轉換為無線無線電信號,距離範圍數英里,可以關閉單個AA電池,並花費不到2美元。這就是擔保了想要提出幾個希望不會在地球上的每個人手中的蒸發器無線電芯片的失重特殊興趣小組。 遠程無線網絡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對於家庭網絡,藍牙和WiFi統治至高無上。然而,冒險進入戶外,或者真的,從WiFi中繼器冒著遠遠超過幾百英尺的地方是一項挑戰。如果您嘗試將數據發送到汽車隊列,跟踪瀕臨滅絕的動物,或製作智能電網,您的唯一真實選項是一座手機塔,硬件和電池壽命的成本很高。 失重希望將其與包含MAC,PHY和所有組件的小型無線電芯片更改為在設備之間的無線鏈路中轉動到任何數字連接所需的所有組件。無線電將在UHF TV(470-790MHz)留下的頻譜中運行,並且在迭代的人員上工作已經討論了一些參考設計。儘管如此,請替換這是替代WiFi,蜂窩或藍牙了解不大的書籍,設計師的目標只是只有幾kB / s的數據速率。 儘管如此,現在對現在未使用的頻譜進行了極佳的使用,並將填補歸屬於家用的內容互聯網的大量差距。 提示“帽子”到[Mark]中發送這一點。

READ MOREREAD MORE

Android vs。 iOS – 他們有多安全? [信息圖]Android vs。 iOS – 他們有多安全? [信息圖]

似乎是頂級王牌的技術版本,兩個最偉大的移動操作系統都陷入困境,互相抗爭,這是當今時代至關重要的話題消耗並管理如此多的敏感數據 – 安全性!當新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於去年10月登上iPhone 4S主題演講時,他藉此機會掌握了一些與全球採用iOS設備有關的統計數據。 他透露,這家位於庫比蒂諾的公司售出了超過2.5億個iOS設備,考慮到2007年原始iPhone的推出。由於iOS是為蘋果便攜式單元提供動力的操作系統,因此我們只能假設四分之一的四分之一圖涵蓋了iPhone,iPad,iPod Touch和第二代Apple TV。在圍欄的另一側,Android是Google提供給大眾的操作系統。他們的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Larry Page)還宣布,他們已經忽略了超過1.9億個Android激活,而Google更喜歡將其稱為銷售而不是銷售。在很多情況下,當然在這種情況下,統計數據並不是說謊,但是考慮到iOS在Android上有整整16個月的首發,他們並不總是進行公平的比較。比較數字時要查看的另一個關鍵方面是,Apple僅在少數設備上包含iOS,而Android則用來為數百個不同的小工具提供動力,因此我認為可以說,就全球採用,在全球採用, iOS至少仍然是統治者。 但是,從安全的角度來看,兩個操作系統如何與每個操作系統進行比較?安全研究公司Veracode製作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信息圖,該圖表突出了一些更重要和有趣的比較。 首先,讓我們以與兩個平台的相似之處以及他們倆共享的安全功能的相似之處開始。 Android和iOS都具有稱為標準訪問控制的內容,通常是用戶可以訪問設備並將設備放置或鎖定的方法。他們都有訪問控制設置以添加或刪除應用程序的權限,表明用戶可以限制應用程序訪問某些服務或數據的功能。對我來說,這是不尋常的,這是對兩個操作系統擁有的硬件的有限訪問權限。這兩個平台都由許多中介軟件組成,這些軟件可作為OS和基礎硬件之間的使用。最後,必鬚髮生iOS和Android在抵抗基於Web的攻擊方面內置的。 公共爭議的一個領域是應用程序的分銷方法。 Android用戶經常將Apple用於其對開發人員的嚴厲政策以及提交應用程序的方法。所有開發人員都需要向Apple提交二進制套餐,以供其工程師團隊檢查和批准App Store分發。這可能會導致更長的等待時間出版,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導致拒絕和未能到達App Store。另一方面,Android有很多可供開發人員使用的途徑,該平台能夠支持多個應用程序市場,並且可以選擇空中應用程序的大規模分佈。但是,蘋果批准出售的申請並不少見,然後決定打破其政策之一併隨後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將其刪除。 因此,現在我們踏上了兩種OS的優點和劣勢。如前所述,兩種設備都使用基於授權的訪問控制系統運行。但是,兩個模型從不同角度進行技術。例如,如果用戶使用的是需要使用其位置的應用程序,則需要該應用程序提供屏幕警報,要求授權授權以訪問用戶當前位置。如果該用戶拒絕該請求,並且該應用程序取決於實際接收綠燈,則該應用程序可能會失敗並絕對毫無用處。另一方面是Android的模型,該模型在下載時向用戶提供了應用程序授權要求的列表。然後,用戶需要決定繼續下載和“授予”許可。 iOS內的兩個非常關鍵的安全功能是地理位置和汽車擦除能力。如果您在現實世界中努力想像這些,請想一想我的iPhone應用程序提供了Apple的免費收費。該應用程序允許用戶找到丟失的設備必須出現,然後遠程擦除該設備上的所有數據。如果不可能的話,如果設備滑入錯誤的手,該人進入密碼PIN代碼錯誤十次,將自動擦除數據null

READ MOREREAD MORE

回复技術:唱歌鳥自動機回复技術:唱歌鳥自動機

我們的貓都在電腦附近睡覺,以及這些視頻在推動它們螺母。我們的耳朵這些鳥類噪音非常好。他們沒有用貓進入跟踪模式,但他們確實刺激了一個可聽的投訴。因此,捕食者尚未流口水,但是讀取這應該是的機械工程師。這些自動機將機械時鐘的精度與波紋管相結合,以及專門的哨聲來重新創建鳥類。 你必須聽到它,以便自己欣賞由機制創造的範圍。第一個視頻顯示左側看到的小工具。這種特定的設計是來自1890年的,並且演示提供了一個偉大的看起來,打開的手臂以及阻擋通道來改變聲音。查看該鏈接後 – 由[Stefan]中發送 – 我們開始瀏覽到設備上的更多信息。想像一下最好的結果。它來自YouTube個人[唱歌鳥盒]誰擁有眾多視頻展示了這些設備。我們選擇了這一點,因為他試圖究竟討論系統的每個部分是如何運作的。今天仍在進行這些,但看到在蒸汽衰齡期間開發的一個很好。 我們希望每週二進行複原常規功能。通過在突出舊技術,耶和華的教學視頻,博物館或類似遺物的旅行中發送聯繫。

READ MOREREAD MORE